2016年,是“十三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。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發展環境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,永寧縣委、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,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及六中全會精神,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,堅持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發展理念,不斷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,攻堅克難,務實進取,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平穩發展。
一、綜合
初步核算,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.36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4.0%。分產業看: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.97億元,同比增長4.8%;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8.66億元,同比增長3.7%;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1.73億元,同比增長4.1%。三次產業比例11.9:54.8:33.3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.1%、51.0%和33.9%。按常住人口計算,人均GDP52859元,比上年增加1186元。
年末全縣常住總人口239930人,比上年末增加5532人,其中漢族人口188252人,占總人口的比重為78.5%?;刈迦丝?0176人,占總人口的比重為20.9%。其他少數民族1502人,占總人口的比重為0.6%;城鎮人口119965人,鄉村人口119965人,城鎮化率50.0%;出生率11.8‰,死亡率4.3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7.49‰。出生政策符合率95.52%。
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.7% ,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.7%,衣著類上漲2.6%,醫療保健上漲2.4%,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.1%,居住類和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均上漲0.7%,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.9%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下降1.1%,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下降3.6%,新建住宅價格指數下降0.2%,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0.8%。
2016年末全縣非私營城鎮單位在崗職工21016人,同比增長9.2%;非私營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7615元,比上年增長9.0%。年末城鎮登記實有失業人數705人。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323人,其中: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449人。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.4%。當年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.9萬人,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收入1.97億元。
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5.59億元,同比下降57.7%。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.28億元,同口徑增長8.6%,其中:稅收收入7.97億元,同比增長12.2%,非稅收收入5.31億元,同比增長3.7%。政府性基金收入2.31億元,同比下降90.6%。全年地方財政支出31.61億元,同比下降44.4%,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9.09億元,同比下降7.5%。其中: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353萬元,同比下降3.9%;國防支出968萬元,同比下降10.7%;公共安全13180萬元,同比增長12.2%;教育支出45974萬元,同比增長7.6%;科學技術支出3276萬元,同比增長60.3%;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6709萬元,同比增長84.5%;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847萬元,同比增長7.6%;醫療衛生支出23730萬元,同比增長41.6%;節能保護支出5875萬元,同比下降62.2%;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7366萬元,同比下降40.6%;農林水事務支出54955萬元,同比增長30.7%;交通運輸支出4572萬元,同比下降41.4%;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952萬元,同比下降50.4%;住房保障支出32727萬元,同比下降38.5%。
二、農業
2016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28.09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4.3%。其中:農業產值21.45億元,增長5.9%;林業產值0.20億元,下降48.3%;牧業產值4.65億元,增長0.2%;漁業產值0.82億元,增長9.0%;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.97億元,增長4.6%。
初步核算,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0.48萬畝,同比增長0.9%,其中:小麥播種面積10.94萬畝,增長7.3%;稻谷播種面積12.80萬畝,增長10.3%;玉米播種面積25.74萬畝,下降5.5%;全年油料種植面積0.48萬畝,增長6.7%。
初步核算,糧食總產量26.69萬噸,同比增長1.9%。其中:小麥產量4.10萬噸,同比增長12.6%;稻谷產量7.92萬噸,同比增長10.6%;玉米產量14.62萬噸,同比下降4.8%。油料產量0.07萬噸,同比增長16.7%。
初步核算,年末大牲畜存欄4.33萬頭,同比增長0.5%,大牲畜出欄3.59萬頭,同比增長0.3%,其中:牛年末存欄4.11萬頭,同比增長1.0%,牛出欄3.38萬頭,同比增長1.5%。生豬年末存欄2.19萬頭,同比下降8.0%,豬出欄4.41萬頭,同比下降2.0%。羊只年末存欄14.57萬只,同比下降1.6%,羊出欄20.01萬只,同比增長8.4%;家禽存欄117.99萬只,家禽出欄151.70萬只。
全年肉類總產量1.51萬噸,同比增長2.0%,其中:豬牛羊總產量1.21萬噸,同比增長3.4%;牛奶產量5.30萬噸,同比下降4.5%;禽蛋產量1.18萬噸,同比持平。
水產養殖業面積2.08萬畝,同比增長1.5%,水產品產量8038噸,同比增長0.5%。
全縣轄區共有5鎮、1鄉、1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區屬農場,67個村民委員會,21個社區居委會。
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69.94億元,同比增長10.3%;工業實現增加值41.25億元,可比增長6.5%。工業占GDP的比重為32.9%。其中,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6.42億元,增長9.8%,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.12億元,可比增長7.3%。出口交貨值37.21億元,同比增長27.8%。
主要工業產品中,低壓開關板產量10634面,同比增長360.7%;化學藥品原藥19115噸,同比增長19.3%;中成藥547噸,同比增長26.9%;商品混凝土93.18萬立方米,同比增長0.5%;硅酸鹽水泥熟料98.95萬噸,同比下降8.1%;水泥106.71萬噸,同比下降19.5%;乳制品8875噸,同比增長1.3%;飲料酒6523.2萬升,同比下降3.2%;化學試劑6271噸,同比增長28.9%;飼料5.03萬噸,同比下降0.6%;機制紙及紙板5.46萬噸,同比下降14.5%;電力電纜2.93萬千米,同比下降14.9%;塑料制品3.14萬噸,同比增長12.6%;人造板表面裝飾板42.61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11.7%;鋼結構7.25萬噸,同比增長0.4%;鋁材1608噸,同比增長3.5%;瓦1979萬片,同比下降66.2%;金屬門窗及類似制品3.45萬噸,同比下降6.0%;家具15729件,同比增長7.7%;精制食用植物油3815噸,同比增長9.4%;食品添加劑107噸,同比下降7.8%;紙制品2.46萬噸,同比下降58.6%;味精22.24萬噸,同比增長2.1%;液壓元件5501件,同比增長6.1%;鋼材6.01萬噸,同比下降64.7%。
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家,大中型企業5家,產值過億元企業27家。
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.31億元,增長5.2%;實現利潤總額6.36億元,增72.0%。
望遠工業園區工業企業153個,完成工業總產值100.30億元,同比增長16.5%,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8個,完成工業總產值95.3億元,同比增長16.2%;完成工業銷售產值80.94億元,同比增長15.4%。
2016年末,具有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2家,實現建筑業總產值46.70億元,同比增長365.2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.12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83.03%;房屋竣工面積7.36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89.9%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2016年,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2.65億元,同比下降17.5%,其中,房地產開發投資36.58億元,同比增長90.4 %。分投資結構看,第一產業投資完成18.69億元,同比增長11.4%;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8.07億元,同比下降52.8%;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35.89億元,同比下降11.9%。
2016年,全縣入庫項目257個,其中:5000萬元以下投資項目172個,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0個,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項目45個。
五、交通、郵電和旅游:
全年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電通信業完成增加值7.29億元,可比增長0.4%。
全年完成公路貨運量95.85萬噸,同比下降17.6%;貨物周轉量2856.33萬噸公里,同比下降17.3%;公路客運量110.06萬人,同比下降4.3% ,旅客周轉量1727.57萬人公里,同比增長0.6%。
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468.39萬元,同比下降8.7%。全年訂銷報刊累計數13.86萬份;收寄函件1.67萬件;收寄特快專遞1.88萬件。年末郵政儲蓄余額達到6.91億元,同比下降8.7%。
全年電信業務總量6521萬元,同比增長58.3%。全縣固定電話1.8萬戶,同比持平?;ヂ摼W用戶數2.53萬戶,同比增長20.5%。;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8.9萬戶,增長18.9%。
2016年全縣接待海內外游客達119.14萬人次,同比增長16.8%;實現旅游總收入6497.25萬元,同比增長6.2%。
六、國內貿易:
2016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6.15億元,同比增長4.3%,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2.37億元,同比增長7.1%。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.56億元,同比增長8.0%。分城鄉看,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6.67億元,同比增長8.5%;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.86億元,同比增長3.5%。分行業看,批發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5.11億元,同比增長16.0%;零售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1.44億元,同比增長3.4%;住宿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0.077億元,同比下降28.6%;餐飲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.99億元,同比增長17.3%;分規??矗合揞~以上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.50億元,同比增長13.3%,限額以下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5.05億元,同比增長6.8%。
七、金融和保險業:
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6.14億元,同比增長2.8%。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128.15億元,同比增長0.2%。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92.11億元,同比增長0.6%。各項貸款余額為121.76億元,同比增長0.6%,其中短期貸款余額57.96億元,同比下降3.7%,中長期貸款余額59.81億元,同比下降1.8%。
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7217.31萬元,同比增長51.5%,其中:財產保費總收入5694.41萬元,同比增長8.3%;人壽險保費收入11522.9萬元,同比增長88.7%。2016年各項給付總額7051.01萬元,同比增長43.3%,其中:財產險給付總額4175.81萬元,同比增長83.0%;人壽險給付總額2875.20萬元,同比增長8.9%。
八、房地產業:
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6.58億元,同比增長90.4%。其中,住宅投資22.83億元,同比增長137.8%;商業營業用房投資8.93億元,同比增長82.3%;其他投資4.83億元,同比增長2.3%。房屋施工面積341.46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3.5%,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52.50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983.7%。商品房銷售面積62.46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47.7%,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5.51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87.5%。商品房銷售額20.71億元,同比增長39.9%,其中住宅銷售額16.92億元,同比增長30.0%。
九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衛生和體育
年末全縣有普通高校1所,招生4358人,同比增長0.4%;在校生14220人,同比增長39.1%;畢業生3218人,同比增長66.6%;教職工694人,同比增長29.5%,其中:專任教師547人,同比增長19.4%。全縣共有職業學校4所,招生2083人,在校生3037人,畢業生1020人。教職工353人,其中:專任教師226人。全縣共有普通中學11所,普通高中招生1972人,同比增長7.9%;在校生5447人,同比增長3.5%;畢業生1736人,同比增長1.3%。普通初中招生3830人,同比增長6.6%;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8.36%;在校生10878人,同比增長3.3%;畢業生3212人,同比增長1.6%。中等職業學校1所,在校生657人,同比增長66.8%。小學學校30所,同比減少2所;普通小學招生3817人,同比持平;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%,在校生23475人,同比增長1.9%;畢業生3629人,同比增長0.7%。幼兒園38所;幼兒園在園幼兒8440人,同比增長10.2%。
全縣發展高新技術企業5家,有包括國家氨基酸重點實驗室、自治區獸藥技術創新中心在內的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平臺16家(2016年新建自治區級技術創新中心2家),培育認定自治區科技型中心企業15家;建有自治區級科技孵化器4家;爭取科技項目資金1600萬元,重點投入到生物發酵、生物制藥、機械制造、優勢特色農業、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等領域,其中爭取自治區科技后補助項目資金1086萬元;爭取“銀川農業科技創客基金”在閩寧鎮光伏農業科技園區打造銀川農業創客空間;突出科技特派員產業發展主力軍作用,全縣經調整農村科技特派員有189人,其中自治區級法人科技特派員83人;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站點覆蓋所有鄉鎮、農業科技示范園區。
年末擁有文化館、公共圖書館各1個;廣播電臺1座,電視臺1座;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%,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%。年末公共圖書館藏書18.27萬冊,同比增長80.9%。
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3個,其中,縣級醫院2個、鄉鎮衛生院8個,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,婦幼保健院(所)1個,衛生監督所1個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5個、村級衛生室32個,個體醫療機構43個。床位460張;衛生技術人員902人。其中,執業醫師198人,執業助理醫師59人,在冊護士363人,鄉村醫生及防疫婦幼84人。全縣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9.6%。
全年共舉辦各類體育活動40多場次,參與人數達6萬多人次。舉辦了全國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動、全區柔力球邀請賽、迎新春全民健身季和“全民健身大拜年”等品牌文化活動。大力實施柔力球進農村(社區)、進校園、進機關,即“三進一品牌”計劃,將柔力球著力打造為全民健身的特色體育品牌項目。目前,我縣有柔力球隊伍40多支,參與柔力球活動達5000多人,受到了眾多體育運動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。我縣共有單項體育協會12個,俱樂部9個;全民健身站點共計48個,其中閩寧鎮6個,李俊鎮8個,望洪鎮5個,勝利鄉2個,楊和4個,望遠鎮14個,楊和街道辦事處9個;全縣社會體育指導員525人,其中國家級5人,國家一級18人,國家二級115人,國家三級387人,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達到2.3人/每千人。
十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
2016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48元,同比增長7.4%。人均生活消費總支出19876元,同比增長6.1%。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(食品消費支出占生活消費總支出的比重)為25.9%,比上年下降3.1個百分點。全年用于食品煙酒消費支出5138元,同比增長4.1%;衣著類支出2281元,同比增長11.7%;居住支出2990元,同比下降11.7%;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1382元,同比增長13.0%;醫療保健支出1624元,同比下降5.5%,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2228元,同比增長17.0%。城鎮居民期末自有現住房面積32.9平方米,同比下降2.8%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,同比增長7.9%。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達到4305元,同比增長7.4%。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285元,同比增長8.5%,其中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2747元,同比增長5.5%;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.6%,同比下降3.3個百分點;農村居民期末自有現住房面積32.7平方米,同比下降9.7%。
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4001人,比上年末減少434人。其中參保職工30554人,比上年末減少1136人,參保離退休人員13447人,比上年末增加702人。參加城鄉統籌醫療保險的人數201964人,其中,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2729人,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79235人。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25425人,比上年末增加1938人。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8535人,比上年末減少104人。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7996人。參加村干部養老保險人數326人。
社會福利事業健康發展。2016年末全縣擁有福利院、敬老院1個,床位120張,供養社會福利對象68人;民辦養老院1個,床位223張,2016年底開始試用行;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066人,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5090人;五保老人總數228人,其中:集中供養52人,散居供養176人。
十一、資源、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
2016年國土面積 934.06平方公里。年末城市面積達到17平方公里,建成區面積12.09平方公里,全縣擁有道路長度735.36公里。
2016年供水綜合能力3萬立方米/日,供水總量973.28萬立方米。集中供熱能力121.5兆瓦,面積217萬平方米;天燃氣供應戶數38000戶,供氣總量2720萬立方米。
年末公園綠地面積138.48公頃,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.14%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1.47平方米。
全年平均氣溫11.1℃;累計降水量241.9毫米;日照時數2990.4小時。
全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67天,占有效監測天數的76.0 %。
2016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42起,同比下降47.5%;死亡9人,同比持平;受傷26人,同比下降18.8%。直接經濟損失97.33萬元,同比上升21.7%。其中:道路交通事故23起,同比持平,造成6人死亡,同比持平,受傷26人,同比下降18.8%,直接經濟損失2.57萬元,同比增長36.7%;發生火災16起,同比下降70.4%,無人員傷亡,直接經濟損失34.5萬元,同比增長324.88%;發生工礦商貿事故3起,同比持平,死亡3人,同比持平,無人員受傷,直接經濟損失60.26萬元,同比下降14.3%。